当前位置:首页 > 教育科研 > 科研动态
今天,我们怎么做老师(一)
添加者:信息中心
添加时间:2008-12-29
阅读次数:1835
今天,我们怎么做老师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――上海七日行的感受和思考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――成都盐道街外语学校:陈玉军
 
我们做教师也不少年头了,如果有一天,突然有人追问我们:老师,你是怎么会教的?我们会冷不丁的一愣。
的确,在平凡岁月的湮没下, 在教师生涯的忙碌中,我们已经把自己的“教”看作是天经地义,顺乎自然了,如果非要追根溯源,回到当初那个记忆的原点,也许我们会迟疑着回答,原来老师怎么教我们的,我们就怎样教学生。
这句话有没有问题?或者,换一问:今天,我们应该怎么做老师?
920日――27日,成都市中小学教育科研骨干高级研修班在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开班,我全程参与了这次学习,现将这7天的一些所见所闻所感记录如下,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重新面对这个问题。
 
9月21日顾志跃:老师,你是怎么会教的
 

浪奔,浪流,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。对上海的印象是从这一首歌开始的。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沙叶新《上海市长》周璇《夜上海》张艺谋《摇啊摇,摇到外婆桥》进一步丰富了它,再加上王安忆陈村余秋雨姚明刘翔,在我的脑海中拼凑出一张斑斑驳驳的上海印象图。

因航班延误,从成都飞往上海的FM9544航班于9月20凌晨两点半抵达浦东国际机场,比原计划足足晚点了4个小时。在浦东开往市区的大巴上,上海教科院张丽芳主任热情不减,给我们介绍着上海近两年的发展以及这几天会议的日程安排。依稀的灯光中,机场高速上一个个陌生而又似曾相识的地名扑面而来,两边的梧桐树在秋初的春末秋初的寒意中显得有些萧索,这就是上海了,但显然不是我印象中的上海,这跟繁华无关,尽管我知道,繁华是隐藏在城市心脏的,然而,当成百上千种的想象在某一瞬间突然被定格为具体的物象时,你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说不清是失望还是什么的感受。

大巴将我们拉到上海站附近的一个宾馆,因为是集体出行,人员召集和清点要花去一些时间,进到宾馆入住,洗漱完毕已经是凌晨4点,刚躺下,响起了敲门声,原来是张丽芳主任担心大家一路饥渴,在挨间分发方便面,感动于她的热情。我和实验外国语学校的郭开全住在一个房间,之前在双流机场我们已多有交流,甚是融洽,此时已是夜深人静时分,瞌睡得慌,不敢多谈,蒙头便睡。

一觉醒来,已是上午九点,因为是火车站附近,外面很嘈杂,没有出去吃饭,对付了盒方便面。由于飞机晚点厉害,原定于今天上午的日程安排被推迟到下午进行,上午自行安排,我决定到宾馆外面去逛逛,感受一下上海。

从五楼电梯下来,走出门时,看了看我们入住的宾馆,原来叫庐峰饭店。

已经是九月的末端,上海的天气却显得闷热,穿过熙熙攘攘的人流,走上高架桥,看那些高楼大厦和下面的车水马龙,这情景让人有点恍惚,因为它和你在成都红星桥上看到的那些景致并无两样,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逐渐模糊了城市间的界限,置身在那样的喧嚣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