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师们,同学们:
大家早上好!
前一阵子,“活熊取胆”的故事被传得沸沸扬扬的,下面我所讲述的就是关于它们的故事。
请问,大家听说过“90块石头”的故事吗?
第九十块石头,与别的石头没有什么不同。这块石头上写着一个拗口的拉丁文名字。它的死亡日期:2009年8月26日,出生日期上却画着一个问号,意味着无人确切的知道它什么时候出生,出生在哪里。放置石头的这个地方环境幽僻,空气清新,显然,没有比这里更适合的墓地了。大家请不要误会,这里埋葬的不是人,而是90头熊。每一头埋葬在这里的熊都被人们赋予了名字,哪怕是在它们入土前的最后一刻。
这样的熊,是国际上的一级保护动物,中国二级保护动物——亚洲黑熊,因为它们的胸口上有一道鲜明的白色月牙状图案,因此它们又被称为“月熊”。当然现在的它们有了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“胆熊”。
这些胆熊从出生开始就被禁锢在长1.5米,高0.5米的铁笼子里,一天天的长大,直到笼子的铁条让他们不能再长。它们不得不把脸贴在窄小的方形食槽上进食,铁栏杆把它们的口鼻磨得血肉模糊。可即便如此,它们也终日吃不饱,因为养熊场相信:饥饿、口渴能使其分泌更多的胆汁。在这样的小笼子里,它们只能终日俯卧或者侧卧,这样一卧就是十几年。每当养熊场的工人靠近,在笼子前伸出铁钩,勾住它们的脖颈,它们就凄厉地哀嚎起来。当墨绿色的胆汁被一股一股抽取出来时,它们痛苦的大张着嘴,剧烈的喘息,双眼凸暴,四肢颤抖。
在它们的一生中,这样的酷刑,也许一天要有2—4次。最少30毫升,最多200毫升。抽完胆汁后,它们往往蜷缩在笼子里浑身颤栗,亮晶晶的小眼睛上挂着泪。像它们这样的胆熊,有些因为无法忍受抽胆的痛苦,疯狂地抓咬笼子,直到满口溃烂,有的还会精神错乱,甚至出现自杀行为,把自己的肝肠内脏拉扯出来,狂嗥着,挥舞着。这种时候,养熊场就会“冷静又紧急”的砍下它们的脚掌,剥下它们的皮毛。
2008年3月31日晚,成都龙桥黑熊救护中心迎来了刚刚被获救的28头月熊,当人们从卡车上抬出每一头熊时,所有人都惊呆了。腐烂的味道扑鼻而来,有的熊整个背部烂掉,有的熊腹部抽胆口流淌着说不清颜色的液体。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朱柯,后来就把这一天称作救护中心成立近10年来最黑暗的一天。他至今还对其中的一头熊记忆忧新:它很瘦小,事后证明只有65公斤,它毛发脱落,双掌裂开,双眼凹陷,它的肩部有一个“像口井”一样穿透骨头的恐怖伤口,腹部还凸起一个巨大的肿瘤。朱柯给这头熊取名“成都真相”他想用这个名字告诉人们“这就是胆熊的真实,这就是这个行业的真相!”
短短一周,这28头熊,共有11头熊死去,它们一生唯一的一次出笼,也是它们的最后一次。它们死在了通往自由的门槛上。葬礼上,大家都会围着它,有人用自己的手与它的手掌相扣,有人抚摸它的头,耳朵,眼,有人会默念“对不起,我们没有办法救活你们。”人们围着墓地,向死去的熊身上轻轻抛洒去了3捧泥土!
就在上周的清明小长假中,我校的青少年志愿者与成都七中、四中、树德中学、实验外国语学校等五所学校的志愿者联手,举办了为期两天的万人签名拯救胆熊募捐义卖活动,这次活动一共筹集到了善款4000余元,我们准备将这些善款捐赠给在成都市新都区龙桥镇的黑熊保护基地。
刚才我故事里提到的黑熊,它们现在都健康的在那里生活着。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,就是去抵制这种不人道的酷刑,将我们大家的爱心、关心,传递到黑熊的身边,温暖着它们、关怀着它们,让我们的微博之力转化成黑熊生命阳光的新起航!
谢谢大家!